1、发达国家两化融合发展历程的特点与我国有显著不同
1)发达国家
渐进式发展,先工业化后信息化;先管理现代化后管理信息化;技术上逐步换代,先大型机,后小型机,再服务器-客户机,直至互联网、云计算。
2)我国
跳跃式发展,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,管理现代化与管理信息化同步发展,技术上是快速换代,四世同堂。
2、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,大致可分为三个大阶段(时代)
1)蒸汽机时代
工厂内动力传递困难,限制了工厂规模,是“小工业时代”。
2)电力时代
能量(动力)传递无困难,工厂规模急剧扩大,进入“大工业时代”。
3)自动化、信息化时代
信息传递处理无困难,进入“后工业化时代”,走上了“两化融合”!
美国案例:
美国由于工业技术发展(如流水线),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,白领人员数超过了蓝领人员数,使得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,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成熟,新技术如电子邮件、互联网等出现,信息传播与获取快速高效,传统管理细分层级成
了阻碍,以“扁平化”为核心的重组(Reengineering、重构(Re-structuring)形成高潮,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,带来了长达九年的经济高涨期。
3、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历程,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——传统工业化阶段,开放改革阶段,融合发展阶段
1)传统工业化阶段(1949-1978)
纯国有的计划经济,学前苏联和自力更生,两化融合既无需求,无动力,也无条件。
2)开放改革阶段(1979-1999)
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,从纯国有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,从闭关自守向开放引进转变。两化融合在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开始探索发展。
3)全球化超速发展阶段(2000-)
加入WTO,面向两个市场,利用两种资源,国有企业改制改革,经济超高速发展,两化融合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。
4)两化融合与中国制造2025
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行动纲要,要实现这一目标,两化融合是主线。
5)智能制造与两化融合
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,即原先需要人的智力来处理的业务,可利用人工智能来完成;制造就是工业,智能制造就是两化深度融合,或称两化融合高级阶段。智能制造作为行动口号,比两化融合更易接受和理解。但智能制造作为口号也有易误解之处,即易理解为纯技术性口号。
6)互联网+与两化融合
互联网+这一口号是互联网企业提出来的。意指互联网企业要发展,不能只搞互联网,而要与各行业相结合,融合发展。对工业企业来说,不能等互联网企业来加你,而要主动加互联网。工业企业要加互联网,必须实现两化融合。一个没有实现两化融合的企业是不可能加互联网的。